北京市出臺《北京市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啟動新一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到2025年,在鞏固上一輪22個商圈改造提升效能基礎上,完成新一輪54個商圈改造提升工作,持續打造高品質、多層次的國際消費展示新窗口、城市體驗消費新地標、區域綜合消費承載地、社區居民消費首選地。到2025年,打造2個至3個千億規模國際級商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商圈。
今天,北京市商務局表示,商圈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載體,對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提升城市經濟活力等具有積極作用。為全方位滿足民眾品質消費需求,北京市從2019年啟動傳統商圈改造提升工作,結合落實總規及核心區控規、城市更新、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工作要求,完成了王府井、前門大柵欄、三里屯等22個傳統商圈階段性的改造提升。
為落實《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推動《北京市商業消費空間布局專項規劃》落地,經市政府同意,北京市出臺《行動計劃》),啟動新一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打造國際化、品質化、差異化、便利化商圈,促進消費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包括健全體制機制、優化業態結構、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改造升級、推進協同治理、堅持以評促建等6個方面18項具體任務。
在健全體制機制方面,建立協調調度機制,建立市區分級管理機制,明確商圈發展定位,制定“一圈一策”工作方案,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抓好任務落實。
在優化業態結構方面,支持業態調整升級,支持引進品牌首店,鼓勵發展夜間經濟,尊重市場需求,對于商業要素不完整、空間割裂的城市級商圈,采取針對性政策措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補齊要素短板,提升業態完整性、融合性、協同性。
在強化數字賦能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商圈建設,加快數字技術應用,實現商圈5G網絡和無線網絡全覆蓋,鼓勵智慧商圈建設大數據平臺,打造導航導視、數字化景觀展示、營銷服務推送、沉浸式體驗、智能支付、智能停車等智慧消費生態系統。
在加快改造升級方面,推進商業設施改造提升,優化交通組織,完善公共空間,提升設施風貌,采取清單化管理、分批次推進的方式,支持商圈改造升級,支持市場主體將商業和周邊環境一體化設計改造,為消費者提供便捷舒適、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
在推進協同治理方面,創新運營治理模式,探索一體化綜合監管,支持因地制宜創新商圈治理模式和運營機制,發揮商戶行業自治能動性,研究探索成立商圈聯盟、商圈商會等組織,統籌管理和服務商圈建設。
在堅持以評促建方面,加強監測評估,積極引入第三方分析評估,聯合設計監測評估體系,建立“周高頻監測、月度運行分析、年度活力評估”的商圈動態監測工作機制,開展分級分類監測評估,跟蹤指導各區商圈建設。
北京市商務局表示,將對標國際,全面提升重點商圈國際影響力。強化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到2025年,在鞏固上一輪22個商圈改造提升效能基礎上,完成新一輪54個商圈改造提升工作,進一步增強本市商圈的整體性和差異化,在消費引力、商業活力、空間魅力、運營能力等方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持續打造高品質、多層次的國際消費展示新窗口、城市體驗消費新地標、區域綜合消費承載地、社區居民消費首選地,促進消費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2022年,積極推進朝陽區姚家園萬象匯、石景山區首鋼園六工匯和金安環宇薈、順義區錦薈港、亦莊龍湖天街、豐臺區麗澤天地等商業項目開業,年底前完成隆福寺、亞奧、西紅門等重點商圈商業項目的改造提升任務;2023年,加快推動京西大悅城、通州遠洋樂堤港、富力廣場等項目落地,計劃完成崇文門、朝青等重點商圈品質提升,確保商圈客流、銷售額穩定增長,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北京市商務局指出,緊緊圍繞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目標任務,到2025年,打造2至3個千億規模國際級商圈,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商圈。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品牌首發首秀,提升國際化供給能力,加快推進王府井、CBD打造千億規模國際級商圈。發揮好文化底蘊優勢,推動文化體驗融入商圈、商業主體,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相得益彰,將王府井要打造獨具人文魅力的國際一流步行商業街區;西單金融街打造成以“品牌+品質”為特色的時尚魅力消費圈;前門大柵欄打造成以“老字號+國潮”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交相輝映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消費商圈。
北京市商務局表示,北京將“一圈一策”推進商圈的品質提升。鼓勵各商業主體結合自身發展制定“一店一案”發展實施方案,提升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商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