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航物流上市、國貨航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后,南航也著手分拆旗下物流公司,啟動上市的進程。
11月30日,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物流”),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南方航空表示,因業務發展需要,南航物流擬籌備在境內上市。本次上市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南航物流本次上市尚處于前期籌劃階段,尚存在不確定性。
此前引入普洛斯等八家戰略投資者
2018年10月24日,南航集團在廣州宣布正式組建南方航空貨運物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18.18億元,以南航原貨運部為主體,整合南航集團旗下相關貨機及腹艙運力、貨站及機坪保障、國際物流等相關貨運資源,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經營南航的貨運業務,成為經營上的實體和利潤中心。南方航空持有物流公司55%股份。
2020年12月,南方航空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南方航空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以增資擴股形式引進8家投資者:普洛斯隱山資本、鐘鼎資本、國改雙百基金、君聯逸格、中金啟辰基金、中金浦成投資、中國外運、珠海員祺,對旗下子公司南航物流共計增資約人民幣33.55億元。增資后,南方航空及上述8家投資者分別持有南航物流55%、10%、10%、10%、5%、1.9%、0.6%、3%和4.5%的股權。
彼時,南方航空表示,引入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通過股權合作推動物流行業內部及上下游之間的資源整合,有助于南航物流實現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商轉型的目標。
上半年南航物流凈利潤逆勢增長11.8%
據官方介紹,2021年1月起,南航物流持續深化綜合性改革,從混改推動綜改。6月,南航物流100%完成經國資委備案的改革任務。同年12月,南貨航正式注入南航物流,立足于打造具有全流程產品服務能力的世界一流航空貨運承運人。
2022年1月,南航國際物流供應鏈公司成立并啟動運營。目前,南航物流構建了以空運時效優勢為核心基礎,由“快運、特運、標運、專運、聯運”五大空運產品和派送到門延伸產品“飛遞”組成的“六大產品體系”。正逐步實現從傳統空運承運人向現代綜合物流服務商的轉變。
疫情影響下,貨運需求尤其是國際貨運需求表現旺盛,貨郵運輸代替客運成為幾大航司的收入貢獻主力。南方航空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南方航空實現營收408.17億元,同比減少20.86%,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14.9億元,同比上年增虧144.99%。
但同期,南航物流實現營業收入116.6億元,同比增加34.91%;實現凈利潤26.44億元,同比增長11.8%,上年同期凈利潤23.65億元。
三大航空集團貨運業務先后分拆獨立上市
目前,我國航空物流行業的主要市場參與者為東航物流、中航集團和南航集團的貨運業務。據統計,2016~2018年度,三大航空集團貨郵運輸量和貨郵周轉量的合計市場占有率基本可達70%以上。
近幾年,東航、南航、國航三大航均已將關聯的物流貨運業務納入集團混改:其中,作為央企中首批、民航領域首家進行混改的試點企業,東航物流率先于2017年啟動混改,并于2021年6月順利登陸A股市場,成為“航空混改第一股”。東航集團由此成為首家實現航空客運和航空物流兩項核心主業“雙上市”的國有大型航空運輸集團。
國航于2018年啟動貨運混改,剝離旗下國貨航,以聚焦航空客運業務。2020年,國貨航獲菜鳥網絡、深圳國際等48.52億元股權融資。彼時國航公告披露,該增資項目有助于國貨航增強資本實力,優化產業布局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增資項目完成后,深圳國際持有國貨航10%的股權,包括菜鳥在內的其他投資者持有國貨航21%的股權。
今年7月18日,國貨航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據官方資料,截至2020年底,南航物流已開通19條全貨機航線,依托母公司南航股份通達全球的飛機腹艙網絡,通過每天3000余個航班,提供覆蓋44個國家和地區的243個目的地的航空物流服務。在疫情三年間,南航物流共執行20000余個客改貨航班,運輸貨郵超34萬噸。
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航物流公司總資產為人民幣186.35億元,凈資產為人民幣112.86億元。
業內普遍認為,南航物流通過獨立上市,有望獲得更高的估值收益,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不過,南方航空在公告中提到,南航物流擬籌劃境內上市,還需取得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等監管機構的核準或批準,本次上市能否最終獲得核準或批準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