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再擴圍。11月24日,國務院發布同意在廊坊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至此,全國共有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跨境電商也即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本次批復同意在廊坊市、滄州市、運城市、包頭市、鞍山市、延吉市、同江市、蚌埠市、南平市、寧德市、萍鄉市、新余市、宜春市、吉安市、棗莊市、濟寧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菏澤市、焦作市、許昌市、衡陽市、株洲市、柳州市、賀州市、宜賓市、達州市、銅仁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拉薩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本次擴圍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設立以來第七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也是首次在同一年設立兩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同時,本次擴圍包括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填補了西藏地區沒有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空白。
“33個新設跨境電商綜試區所在城市外貿基礎較好,地理分布上更加重視中西部地區和邊境地區。”洪勇說,新設跨境電商綜試區體現了政府對跨境電商新業態的持續重視,也表明了政府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期望通過跨境電商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外貿優化發展的目的。
記者注意到,此次擴容后,山東省實現了省內下轄區市的全覆蓋,成為國內第四個實現省轄區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覆蓋的省份。之前,浙江、江蘇和廣東也均實現了全覆蓋。
批復要求,綜合試驗區建設要復制推廣前六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發揮跨境電子商務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作用,推動外貿優化升級,加快建設貿易強國。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抓好風險防范,堅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要保障好個人信息權益,為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要保障好個人信息權益”是本次批復中的新增內容。洪勇認為,在跨境電商領域,“電商誠信”“風險防范”體系建設需進一步加強。需要細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標準規則,完善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定和監管框架,增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應充分利用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臺,積極爭取在競爭中性、數據跨境流動、跨境支付、個人隱私保護、人工智能等領域先行先試,開展壓力測試,為全球電子商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