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博動力的實控人李占江鐵了心要把公司賣出去。
經歷了年內兩次賣殼無果后,這一次李占江選擇將公司交給湖北潤鈿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潤鈿科技”)。
需要指出的是,11月18日才完成工商注冊的潤鈿科技成立僅兩周時間。有投資者不禁發問:剛成立就要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是“純屬巧合”還是“精準掐點”?
實際上,潤鈿科技實控人賀靖正是李占江第一次提出轉讓公司控制權的合作對象。從雙方的“二次合作”不難看出,賀靖對越博動力也是志在必得。
成立兩周的“準新主”也是“老熟人”
具體來看,越博動力11月30日晚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李占江及越博進馳、協恒投資與潤鈿科技簽訂了《合作協議》及《表決權委托協議》,李占江擬將其持有的占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25.36%股份、協恒投資擬將其持有的占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4.06%股份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潤鈿科技行使。
表決權委托完成后,潤鈿科技將持有公司合計29.42%的表決權,賀靖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進一步來看,本次交易設置了前提條件,即李占江將其持有的越博進馳67.73%的出資額轉讓給與本次交易無任何關聯的第三方。同時,雙方約定在滿足轉讓條件的前提下,李占江和協恒投資同意將其分別持有的委托股份以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分別轉讓給潤鈿科技,股份數量、價格等暫未確定。
注意到,此前從未持股越博動力的潤鈿科技此番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不用“先掏錢”,而“先上車,后買票”的主要原因或因李占江的大部分股權處于司法凍結狀態。
更有意思的是,公司“準新主”潤鈿科技成立不過兩周時間。工商資料顯示,潤鈿科技成立于今年11月18日,其主營業務為汽車零部件研發、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
成立兩周就就“入主”上市公司?潤鈿科技的此番是“純屬巧合”還是“精準掐點”?
記者梳理發現,越博動力對潤鈿科技也并不陌生,其實控人賀靖正是李占江第一次提出轉讓公司控制權的合作對象,而其背后不乏湖北當地國資及汽車巨頭身影。
天眼查信息顯示,潤鈿科技由武漢匯璞汽車和十堰市城控運營集團發起成立,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為67%、33%。其中武漢匯璞汽車實控人為賀靖,十堰市城控運營集團實控人為十堰市經開區國有資產管理局。
除了有湖北當地國資背景外,潤鈿科技老板賀靖還是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混改公司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湖北雷雨新能源汽車投資有限公司的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賀靖或與東風汽車集團來往密切。其控制的武漢匯璞汽車還在今年6月與漢成投資合辦了匯璞盈泰,而匯璞盈泰正是李占江今年“賣殼”的首個合作對象,其股東漢成投資則是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另一個混改公司東風環境的小股東,持股比例為30%。
李占江年內兩次“賣殼”無果
債務纏身的李占江希望通過轉讓公司控制權完成“自救”已不是秘密,而事與愿違的是其自身存在的多處不確定因素讓前兩次轉讓無疾而終。
首先來看與“老熟人”賀靖的首次合作;厮莨,越博動力8月中旬披露稱,公司實控人李占江、越博進馳、協恒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加表決權委托的方式把公司控制權交予匯璞盈泰,公司實控人擬變更為賀靖。
然而,前述事項由于未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協議約定的相關事項,雙方在9月20日便終止了合作。
在與賀靖的合作草草告終后,李占江方面并未暫緩“賣殼”事項,9月23日,李占江又找到濟源國資合作,還是擬通過協議轉讓加表決權委托方式轉讓公司控制權,并簽署相關協議。
這次轉讓較首次略有進展,不過濟源國資在完成對越博動力盡調后,還是給出公司現階段暫時無法完全滿足對方收購要求的意見,并于11月25日宣告合作失敗。
李占江為何如此著急“賣殼”離場,究其原因或在于債務問題。
回溯來看,李占江最近一年因股份質押、凍結及對外擔保事項涉及的債務逾期等被司法凍結的越博動力股票數量2433.1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22%),占其個人持股有公司股份比例接近7成。
同時,截止目前,李占江還向越博動力11名員工合計借款2922萬元尚未歸還。越博動力坦言,經公司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截至11月30日,李占江為失信被執行人。
對于李占江著急“賣殼”事宜,監管部門也多次向公司發函關注。以深交所11月28日下發的關注函為例,監管部門要求公司就李占江股份質押原因、質押資金具體用途及司法凍結所涉糾紛的具體原因等情況進行具體說明,并要求公司解釋說明李占江短期內兩次籌劃控制權變更且均未成功的原因及合理性。
前次關注函尚未回復,李占江便官宣與賀靖“二次牽手”。對此,監管部門的關注函也是如期而至。具體來看,越博動力12月1日再收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9月雙方終止控制權轉讓事宜的具體原因說明控股股東、實控人李占江擬再次向賀靖轉讓公司控制權的原因,賀靖擬再次取得公司控制權的原因及是否存在進一步鞏固控制權的計劃,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其他協議或利益安排。